“自古丑人多作怪。”
这里倒不是形容人丑所以喜欢作怪,而是作怪的人内心往往都是丑陋低级的。
近几年来,在我华夏民间一直有有很多“大师”,像“太极大师、书法大师”等。

他们有没有真才实学我们不擅做评论,但可以肯定的是他们的内心可一点不美丽。
本想着这些大师能够消停一段时间,没成想“江湖”上又冒出个马保国,并且一出现就“名誉江湖”。

这马保国可不是一般人,一手“闪电五连鞭”使用的出神入化,将接化发运用的淋漓尽致。
他一出江湖便将很多“大师”击败,甚至就连“少林方丈”都不是其对手。

但世上哪里有什么常胜将军?就连那赵云最后不也兵败凤鸣山吗?
即便马保国有一身的“盖世神功”,可无奈年事已高,被一江湖小将挑于马下,一世英名毁于一旦。

事后马保国痛恨自己轻敌,但更恨那名小将“偷袭”自己:
“年轻人不讲武德,来骗来偷袭,我劝你耗子尾汁。”

之后为了捍卫“五连鞭”的荣誉,马保国向江湖广发“挑战书”,欢迎江湖有志之士向自己挑战:
“如果有谁能破我五连鞭,奉上盘缠10万元。”

之后战况如何咱也不知道,咱也不敢管“大师”之间的事,不过想想就知道又是一番腥风血雨。
(算了,实在不知道怎么编下去了。)

前几日在网上看到签约了某合同,准备进军影视圈,想必也是希望将“武德”传播给更多的年轻人。
不过进军影视圈的梦还没有实现,他先被《人民日报》点名叫停,海报上那大大的“丑”字,让无数民众直呼解气。

11月28日,《人民日报》发布了一篇文章,文中将马保国“批”的体无完肤。
“审丑狂欢,不能无底线。”
这9个字是对马保国的批评,但也是对这个时代的“批评”。

文中表示马保国的言行,其实就是哗众取宠,严重点来说的话就是招摇撞骗。
口口声声斥责年轻人不讲武德,但他的武德又在哪里?
结尾还表示了自己的看法:这场以马保国为主题的闹剧,该收场了,尽早收场才是明智选择。

《人民日报》的点评,也受到了诸多网友的热议,不过也有一些不同声音传出来。
有网友认为,马保国用自己的实力来取悦观众,这就是他的价值,实在不应该被叫停。

那在这个“娱乐至死”的年代,马保国应不应该被叫停呢?
其实官媒用的那个大大的“丑”字极其到位,因为它说明了马保国,或者马保国被后人丑陋的心。
娱乐大众本没错,但马保国团队真的是在娱乐大众?

靠着哗众取宠的方式来博眼球,企图拓展自己的商业版图,这叫娱乐大众?
他所宣传的本就是一种错误的价值观,潜意识的在影响着民众,甚至还在荼毒着一些心智未成熟的孩子。

我不认为一个69岁的老人,会在国内掀起这么大的风波,背后势必有团队在支持。
他们通过“卖丑”的方式,来满足着自己的私欲,也将利益做到了最大化。
仔细想想,他向大众宣传了一个什么样的价值取向?

其实为了利益而故意卖丑无可厚非,但正像官媒说的那样要有底线,吃相不要太难看。
打着“卖丑”的旗号,在民众中招摇撞骗,这本身就是一件非常不好的社会风气。

倘若未成年人认为这样的人就是我们的国情,那将来会如何简直不堪想象。
社会需要的是正能量,但绝对不是打着正能量的旗号,私下尽是肮脏心思的“跳梁小丑”。

希望马保国能够及时醒悟,停止自己的“卖丑”行为,更别妄图进军影视圈。
此次连官媒都看不下去了,马大师你要耗子尾汁啊。
同时也希望大众能够坚决抵制这类现象,坚守住自己内心的价值观,还社会一片蓝天。
注:原创不易,抄袭、洗稿必将深究。图片来源于网络,如果侵权请联系删除。

提示:支持键盘“← →”键翻页